連日的高溫天氣,讓人在空調(diào)房里悶得慌,就想找個清涼的地方透透熱氣。據(jù)我所知,丹棱境內(nèi)也有不少清涼的地方,比如老峨山、黃金峽,但去這些地方的人太多,清涼之地也不清靜。一位朋友說,丹棱還有一處名叫虎皮寨的清涼地,那里的涼爽會讓你心情舒暢。
2016年8月21日,星期日。天剛朦朦亮,我就起床收拾行囊,一行七八人登上了汽車,向著享有“古寨仙茶”之譽的丹棱縣順龍鄉(xiāng)虎皮寨進發(fā)。
汽車沿崎嶇山路行馳,兩旁農(nóng)蔭匝地,遠景朦朦如黛,近處蔥蘢如蓋。太陽不時透過樹梢照下來,形成一根根五彩斑孄的光柱,咬住連綿的山嶺,沖出青黛,攜來熒熒綠波。從丹棱縣城到云朵上的順龍,再到虎皮寨,海拔逐漸升高,周圍景色逐漸變化。遠處是連綿不斷望不到頭的總崗山脈,天空也不再是由一座座鋼筋水泥切割的小方塊,而是遼闊深邃。我們不斷贊賞沿途的風光,領略川西南崇山峻嶺的巍峨,藍天白云的深奧,以及明亮奪目的陽光;尤其是那層層疊疊的看不到盡頭的青山、三千畝茶園、二千畝脆紅李、八百多畝核桃不知不覺間跌入了綠色的懷抱,心便開始在虎皮寨暢游。
虎皮寨的傳說
汽車在虎皮寨山腳停下,一行人下車徒步登山,向虎皮寨頂進發(fā)。徒步的感覺正好,自由、散漫、隨心、隨意,任思緒自由馳騁。就這樣一邊觀風景,一邊感嘆,一邊領悟,說笑間艱難地登上了海拔1112米(僅比老峨山金頂?shù)?0米)的虎皮寨山頂。山寨面積約為0.5平方公里。寨子周圍山青水秀,放眼遠眺,老峨山舍身巖、金頂和邛崍、蒲江、大邑諸縣山脈盡收眼底,倘若是雨后天晴,天朗氣清的天還可觀賞峨眉山、瓦屋山、西嶺雪山的雄姿。
虎皮寨之名是如何得來的呢?剛一發(fā)問,同行的鄧書記給我們講述了一段神奇的傳說。相傳,虎皮寨始建于宋代,清代重修,據(jù)說這與白蓮教有關,現(xiàn)存的寨城墻為清代遺跡。寨墻用青石條堆砌而成,外小內(nèi)大,突兀在約百米高的懸崖之上,有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之險。寨墻的西面有蹬道上寨子。
話說清朝年間,朝廷腐敗,貪官污吏大刮民脂民膏,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,百姓四處逃荒要飯,民不聊生。老百姓對腐敗的清政府越來越不滿,怨聲載道。這時,白蓮教順應民意,揭竿而起,不到一年,白蓮教的勢力越來越大,人越來越多。他們兵強馬壯,東拼西殺轉戰(zhàn)南北,威震四方,一路奪城池,殺貪官,開糧倉,濟百姓,深得民心,貪官污吏無不聞風喪膽,棄城而逃。清朝政府在地方的統(tǒng)治受到嚴重威脅,皇帝不得不下旨鎮(zhèn)壓。順龍山區(qū)的地方官吏得到圣旨后,立即搜羅地方武裝,命令四鄉(xiāng)八鄰修寨筑城,加強防御,抵抗白蓮教,虎皮寨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修建的。
這座寨子剛剛修建完工,白蓮教就打入了四川。一支隊伍從三百坎那邊打了上來,沒想到在這座寨子前,遭到了地方武裝的頑強抵抗。白蓮教連續(xù)發(fā)動了幾次猛攻,都沒攻破寨門,傷亡十分慘重。這座寨子修得十分堅固,寨墻全部用八人抬的石頭壘成,寨門是用臉盆粗的柏樹做的。寨子猶如銅墻鐵壁,擋住數(shù)百人的無數(shù)次進攻。這支白蓮教隊伍眼看就要彈盡糧絕,再攻不下這座寨子,后果不堪設想。危機關頭,他們?nèi)匀粵]放棄進攻,調(diào)來炮火裝上火藥,準備再一次向寨子發(fā)起猛攻時,沒想到天空突然烏云滾滾,狂風大作,暴雨傾盆,下就把白蓮教準備進攻的火炮淋濕了,白蓮教軍心大亂。忽然,一支身披虎皮的百員猛將從天而降聚集寨子前,乘守寨官軍不防,搭人梯或掛上攀崖繩爬上寨墻,攻入寨內(nèi),一舉消滅守寨官兵。見此情形,白蓮教頓時軍心大振,同聲齊呼,虎軍助我也!隊伍乘機沖了進去,占領了這個幾天來屢攻不下的寨子。
白蓮教為了紀念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,命兵士們在寨門上掛虎皮,正堂內(nèi)設虎皮凳,把這個寨子取名叫虎皮寨?;⑵ふ瓦@樣流傳了下來。當你走到寨子下方向上看,那一片光溜溜的陡巖象似一張巨大的虎皮,普照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
虎皮寨仙茶的來歷
虎皮寨茶好喝,是因為種茶的土壤里含硒。硒是人體內(nèi)最重要的也是導致長壽的最關鍵的微量元素,據(jù)說喝了虎皮寨茶還能白發(fā)轉青,返老還童呢。
傳說朱元璋在“應天”稱帝后,告誡各地官吏說:“天下初定,百姓財力困乏,正好似小鳥不再拔羽,新樹不可提根?!彼栒侔傩臻_墾荒地,種上五谷棉麻茶,免糧三載,誰種誰收,這時西蜀城鄉(xiāng)正當戰(zhàn)后恢復時期,朱元璋封他的四弟為蜀都布政司巡察官,負責巡察西蜀城鄉(xiāng)各茶馬商貿(mào)中心,督察新政實行。一日,朱老四和隨從一行來到順龍場,在一家小茶鋪喝茶休息。走進店堂,見一副對聯(lián),書曰:“順龍龍泉水,虎皮寨仙茶?!睓M額是:“請君品茗”。這時走出一位四十開外的店家,上前招呼道:“客官,請用茶?!敝炖纤狞c了點頭,坐下后沏茶數(shù)杯,沒過多久,只見蓋碗茶沖得滿冬冬的,云霧一團團環(huán)繞碗邊,慢慢騰空而起,香氣濃郁撲鼻,頓使人神清氣爽。朱老四舔口卷舌,連連點頭稱“好茶?!保⑵ふ刹枵?/span>是名不虛傳。
由于虎皮寨茶產(chǎn)自海拔900米至1100米的高山凈土茶樹,選取吉日良晨采摘,傳統(tǒng)手工精制,用精制陶罐封存。加之順龍龍泉水不帶硝堿,通過巖谷清濾,用銅壺盛裝,炭火燒得滾開,自然砌出仙茶味道來。店家無拘無束,喋喋不休地介紹起虎皮寨茶來。朱老四一聽,興趣倍增。命隨從備好“文房四寶”,揮毫寫了“虎皮寨仙茶”五個大字。從此,虎皮寨茶聲名遠揚?;⑵ふ鳛榱烁屑ど系?/span>恩賜,每年三四月都要向百姓布施茶水。百姓們飲用了虎皮寨茶,感覺清香甘甜,提神醒目,開胃消食。許多千里之遙的百姓都愿為飲用到虎皮寨茶而長途跋涉,認定是菩薩顯靈,賜之仙藥,普渡眾生。
紅軍長征走過虎皮寨
據(jù)文獻記載,1935年11月13日紅軍進入雅安名山,16日攻打百丈關,在縱橫數(shù)十華里的山崗叢林地帶與敵80多個團展開了一場空前劇烈的惡戰(zhàn),歷時七晝夜,殲敵1500余人,但紅軍也付出了重大代價,傷亡上萬人。1935年11月下旬,紅軍分別撤到了邛崍的九頂山、天臺山,雅安名山以西的蒙山蓮花山、四包山和丹棱縣總崗山麓的老峨山、白巖場、駱大坪、虎皮寨、圣母洞、三百坎、柏木橋線扼險防守、休整、療傷、補充兵員,這是紅軍經(jīng)過丹棱的史實。
20世紀80年代,我隨丹棱縣志辦公室的胡思明、鄧代耘老先生下鄉(xiāng)搜集縣志資料,尋訪紅軍經(jīng)過丹棱的足跡的第一站,便是順龍鄉(xiāng)。
順龍鄉(xiāng)(因蜿蜒于總崗山狀如游龍,故名)位于丹棱縣西北部,地處總崗山脈,老峨山后山,與雅安名山縣馬嶺鎮(zhèn)和蒲江縣霖雨鄉(xiāng)相鄰。我們一行走近順龍,站在浸染著烈士鮮血的土地上,面對眼前的高山奇峰,山崗輕霧,追憶革命先烈浴血奮戰(zhàn)。
我們剛到順龍鄉(xiāng)楊凌(楊凌原叫楊凌村,與虎皮寨村合二為一),問及紅軍經(jīng)過丹棱時,一位姓鄭的老大爺告訴我們,“30年代,我們這里的鄉(xiāng)親,生活十分困難,加之災情嚴重,軍閥官僚橫征暴斂,地主、高利貸者剝削壓榨,豪紳惡霸敲詐勒索,窮苦群眾生存困難。那時我只有八、九歲,靠放牛為生。有一天,我正在山坡上放牛,發(fā)現(xiàn)從三百坎(雙橋鎮(zhèn)中山村)方向過來一支部隊,走近看,他們頭戴五角星帽子,身穿青色服裝,操外地口音,已過“觀音巖”,進入順龍鄉(xiāng)境內(nèi)。游擊隊便派陳春壽前去聯(lián)系,通知游擊隊靠近紅軍部隊,幫助抬傷員,安排紅軍住進老鄉(xiāng)家。當時,我的家里就住了12位紅軍,其中有8位傷員。我的父親把門板都取下來給紅軍搭床,還到我的幺爸家借來三床鋪蓋(被子,那個時候棉被很少,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棕絲和玉米須裝的);我的母親把留來過年吃的雞蛋和肉等過年貨都拿出來給紅軍。晚上,有十多個紅軍在我家灶房烤火,他們圍在火堆邊,與我的父母和鄰里鄉(xiāng)親擺龍門陣。我聽到一位年齡稍長的紅軍說:“我們是窮人的隊伍,專打老肥,打蔣介石的部隊,不殺好人,要殺老肥?!睕]過幾天的天夜里,紅軍趁著天黑離開了我們家。臨走時還給我們家留下一枚銅元,上有“赤化全川l”字樣。可惜紅軍走后沒多久,那枚銅元被惡霸搶走了。
走進虎皮寨村民家中,一嚴姓老人見我們來訪,十分高興,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紅軍的故事“在我們這里,一直流傳著10多名紅軍戰(zhàn)士,為了掩護主力紅軍擺脫敵人,激戰(zhàn)一天一夜。他們彈盡糧絕后,遙望著戰(zhàn)友撤走的方向,含笑屹立在虎皮寨的懸崖邊,拉響了最后一顆手榴彈?!眹来鬆斨v到這里,哽咽著流下了激動的眼淚。
我們每到一家農(nóng)戶,村民都說,紅軍戰(zhàn)士沒有死,只要是晴天晚霞時,就會隱約看見戰(zhàn)士們從敵人的包圍圈里,從紅葉滿山的虎皮寨山頂上,駕著飄飄紅云,向西北飄去?;⑵ふ较碌目嚯y百姓就是靠著這神話般的傳說,天天盼著紅軍從天而降,帶領他們沖破黑暗牢籠、擺脫貧窮、奔向富裕的幸福生活。